SC∕T 7206.2-2007 牡蛎单孢子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水产)

ID

A77C555329724E47A9B0FF1768DCD511

文件大小(MB)

0.55

页数:

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30,B 4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7206.2一2007,牡航单抱子虫病诊断规程,第2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Diagnostic Protocols for Haplosporidiosis of Oyster一,Part 2: Histopathological Method,2007 -06-14 发布2∞7 - 09-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前言,SC/ T 7206(牡麟单袍子虫病诊断规程》分为三个部分,一一第1 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一一第2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一→第3 部分:原位杂交诊断法,本部分为SC/T 7206 的第2 部分,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CI T 7206.2- 2007,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冰、黄使、陈爱平、江育林、王崇明、王秀华、魏琦、刘莉,I,1 范围,牡蜻单袍子虫病诊断规程,第2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s?l T 7206. 2-2007,SC/ T 7206 的本部分规定了牡螃单袍子虫病组织病理学诊断法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本部分适用于牡筋及其他贝类感染单抱子虫病的普查和诊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C/ T 7202.3-2∞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SC/ T 7205.1-2∞7 牡筋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SC/T 7206.1-2007 牡航单抱子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3 原理,3. 1 牡霸单殖子血及其病理学特征,见SC/T 7206.1-2∞7(牡筋单抱子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中3.1,的规定,3.2 技术原理,见SC/T 7202.3?200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中3.2 的,规定,4 试剂和材料,见SC/T 7202.3-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中4 的规,定。阳性对照相应为受单抱子虫感染且显示明显病理变化的牡航组织切片(H - E 染色) 。阴性对照为,未受单泡子虫感染的正常的牡蜘组织切片(H - E 染色) ,?5 仪锦设备,见SC/T 7202.3-2∞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中5 的规,定,6 操作步骤,6. 1 样品准备,6. 1. 1 样品的采集按SC/T 7205. 1-2∞7(牡麟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第1 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附录B 执行,6 . 1.2 取牡版活体,沿纵向剖面切取内脏团组织块10 mm X 10 mm x 5 mm ,立即放到Davidson' s AF A,SC/ T 7206.2- 2007,固定液中固定24 h ,固定液的体积应超出样品体积10 倍以上,随后换为70% 乙醇保存。组织切片前先,要取材切块,将固定样品切削成约3mm - 5mm 的方块,厚度不超过5mm,6 .2 切片制备程序按SC/T 7202.3-200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 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中6.2 - 6.10 的规定执行。每个牡插样品应不连续地切取两块以上切片分别检查,7 结果判定,7. 1 被感染牡插在鲸部、触手、结缔组织和消化腺上反中均能观察到不同时期的单袍子虫。镜检组织,切片可见寄生虫的多核原虫、有嗜酸性抱子质的无核子包子或有囊盖的抱子,7.2 尼氏单袍子虫多核原虫的直径为4 阳- 30 阳,可在整个结缔组织出现,从五月中旬到十月都能,检测到。子包子形成期的袍子囊(直径20 阳n - 50 阳n} 和袍子(4μm - 6 阳n X 5 阳n - 8 阳n)仅出现在消化,道上皮。抱子囊会使消化道上皮细胞裂开,将正在发育和成熟的袍子释放到消化道内腔。袍子在稚贝,中很普遍,但在牡妨成贝中则很少观察到。在长巨牡蜘( Crassostr田. gigas)体内,尼氏单袍子虫生抱子,期的袍子并不局限在消化道上皮,还可出现在其他组织中。在原虫的病灶和贝类组织的坏死区域周围,会有血细胞浸润,7.3 沿岸单泡子虫的袍子可在消化道、外套膜和性腺等的结缔组织中观察到,但不会出现在消化道上,皮组织中。整个生长阶段其大小都大约只有尼氏单抱子虫大小的一半。原虫只有在三月至六月才容易,检测到,而在壳已张开、濒死的牡航中常常能发现于包子(直径3 阳n} 。七月到次年三月不易找到寄生虫,7.4 诊断结果可疑时,补充原位杂交诊断法进行结果确认,2……

……